解謎上呼吸道–各科專家怎麼說?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 Taiwan Association of Orthodontists

MENU
解謎上呼吸道–各科專家怎麼說?
  • DateJune 15, 2025
  • Time09:00 ~ 17:00
  • Fee114年5月27日(含),TAO會員學術抵用券優惠價2500元、TOS會員3000元、非會員4000元、TAO/TOS學生會員1000元、其他學生2000元;114年5月28日起, TAO會員學術抵用券優惠價3500元、TOS會員4000元、非會員5000元、TAO/TOS學生會員2000元、其他學生3000元

學分:本會授與齒顎矯正專科醫師認證 7.2學分。非專科醫師依「醫事人員繼續教育積分管理辦法」登錄 7.2學分。

課程表

Time

Topic

Speaker

Moderator

9:00~9:10

Opening

遲玉堃理事長

張毓仁學術主委

張禎容醫師

9:10~10:40

Mandible and Airway

台大 陳韻之醫師

黃瓊嬅醫師

10:40~11:00

Coffee break

11:00~12:30

物理治療應用於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成大 洪菁霞 教授

劉佳觀 教授

12:30~13:30

Lunch

13:30~15:00

成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臨床處置:齒顎矯正與睡眠醫學的跨科合作模式

北長 廖郁芳醫師

郭竣良主任

15:00~15:30

Coffee break

15:30~ 17:00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智慧篩檢及個人化精準醫療

新光 徐英碩 醫師

林政佑主任

講師簡歷與摘要

陳韻之

臺大醫院牙科部 主治醫師

臺大牙醫專業學院牙醫學 系助理教授

亞洲顱顎障礙症學會(AACMD,現改名為AAOP)前理事長

Mandible and Airway

下顎不僅在咀嚼與吞嚥扮演重要的角色,它更能積極地參與氣道通暢度的調控,例如將下顎往前固定可以拉開上呼吸道的側壁,進而改善睡眠呼吸障礙。然而臨床觀察發現呼吸道也可能反向影響下顎的位置,而且頸椎的曲度變化也可能是參與呼吸道調控的手段之一。良好的頸椎排列與適宜的呼吸道,可能是決定全口重建後,包括矯正與正顎手術,咬合穩定度的關鍵條件。

洪菁霞

成功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教授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系美國傅爾布萊特 資深研究訪問教授

哈佛大學醫學院疼痛研究中心 研究客座教授

物理治療應用於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分享歷年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復健治療研究成果:

1. 12周的吸氣肌與舌肌訓練後,肌肉力量、主觀和客觀睡眠質量、肺功能、心肺適能、運動能力都有顯著改善。

2. 包含口咽肌功能訓練、吸氣肌訓練、全身有氧、柔軟度等運動的全面性復健治療模式,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其睡眠檢查、口咽肌功能,以及呼吸肌功能。

3. 與越南胡志明醫院合作發展運用於智慧型手機上的復健app,在疫情時提供患者遠距復健治療。目前成大團隊正發展進階版。

4. 上呼吸道手術合併口咽肌肉功能訓練,在降低發炎反應與提升抗氧化能力上,優於單純手術與保守性治療。

5. 舌肌力量與姿勢相關的舌根塌陷有顯著關聯,舌往下壓之力量較低者與更嚴重的塌陷有關,故不同姿勢下的內視鏡評估有助於識別高風險患者。

6. 使用下顎前伸裝置合併口咽肌訓練。

廖郁芳

長庚紀念醫院顱顏齒顎矯正科、顱顏中心、睡眠中心 主治醫師

長庚大學顱顏口腔醫學研究所 教授暨所長

台灣顱顏學會 理事長

成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臨床處置:齒顎矯正與睡眠醫學的跨科合作模式

成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是一種常見且異質性高的睡眠障礙,會因反覆上呼吸道阻塞導致血氧下降與睡眠中斷,若未治療,恐引發心血管、代謝及神經認知等疾病,甚至增加死亡風險。身為齒顎矯正醫師,因齒顎鄰近上呼吸道,我們具備辨識與治療 OSA 的獨特優勢,能預測高風險族群、預防疾病惡化,提供個人化治療,並促進病患參與健康管理。隨著下顎前進裝置與上下顎前移手術的普及,我們與睡眠專科醫師的合作日益密切,共同提升診斷與治療成效,改善患者生活品質與健康。

徐英碩

新光醫院耳鼻喉科 醫師

陽明交大腦科研究所 博士

睡眠醫學會睡眠外科委員會 副主席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智慧篩檢及個人化精準醫療

隨著人工智慧與穿戴科技的進步,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診斷方式正邁向更智慧與精準的時代。本次演講將分享我在臨床中運用輕便的心電圖貼片,結合AI演算法,成功達到超過八成的篩檢準確率,大幅提升早期辨識與追蹤的效率。同時透過睡眠內視鏡技術,進一步找出每位患者在睡眠時呼吸道塌陷的特定位置與型態,建立個人化的解剖地圖,從而提供精準且有效的治療建議。結合這兩項技術,我們朝向不僅快速篩檢,更能針對不同患者設計量身打造的治療方案,為睡眠醫療開創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