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mile of Your Dreams

Your Smile, Our Smile
Solutions for orthodontists healthcare

About TAO

學會簡介

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 Taiwan Association of Orthodontists )成立於 1988 年 1 月 24 日,由費筱宗醫師出任創會理事長,一路篳路藍縷,從無到有,迄今近卅載,歷經十四屆理事長與團隊合作帶領之下,成長茁壯,已成為國內外知名之專業團體。至 2016 年 10 月底止,共有 813 位醫師成為本會會員,包含專科會員 560 位,一般會員 106 位,相關會員 50 位,學生會員 97 位。本會成立主要目的是 1. 提升齒顎矯正學之研究、訓練和醫療水準 2. 樹立及維護齒顎矯正學專科之標準與權益 3. 促進國際間齒顎矯正學學術文化之交流。

出版物品

本會成立之初,發行專業學術期刊即為其重要會務之一。故於 1988 年 7 月發行第一卷第一期的「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會刊」( Journal of the Taiwan Association of Orthodontists ) , 1997 年 4 月更名為「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雜誌」( Taiwanese Journal of Orthodontics ),內容為中文和英文雙語季刊性質。目前本會雜誌已經透過國內華藝數位公司與全球最大非營利線上圖書館 OCLC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簽約合作,將台灣齒顎矯正學術成果大規模推向全球,讓全球都有機會看到台灣的學術研究成果。
為推廣正確的矯正觀念與知識,2004 年 10 月本會自行編印發行「齒顎矯正流行、時尚與健康」一書,提供一般民眾與矯正患者閱讀,以及一般醫護人員及教職人員的補助教材。內容涵蓋觀念認識篇、臨床治療篇、開疑解惑篇、照顧問題篇。

學術演講和座談會

除了出版刊物,本會成立之另一重要會務,即為舉辦學術活動。除了每年十二月的會員大會暨年度學術演講外,本會於 1998 年 11 月 21-24 日負責召開第三屆亞太齒顎矯正學大會( Asian Pacific Orthodontic Conference, APOC ), 2004 年 12 月 4-6 日召開第四屆亞洲植體矯正學會議( The 3 rd Asian Implant Orthodontic Conference, AIOC ),2007 年 12 月 14-16 日舉辦第六屆亞洲植體矯正學會議( The 6 th Asian Implant Orthodontic Conference, AIOC ),2010 年 12 月 10~12 日舉辦第二屆世界植體矯正學術會議 ( The 2nd World Implant Orthodontic Conference )以及2014年 11 月 21-23 日召開的第一屆台灣國際矯正論壇學術會議 ( 2014 Taiwan International Orthodontic Forum, TIOF ) 。除了主辦年度會員大會暨學術演講和大型國際會議外,本會定期主辦與協辦的專題學術演講會,每次報名人數約為 200 人左右,統計每年主辦約計十幾場,百小時繼續教育,協辦約計數場, 50 多小時繼續教育,邀請國內外知名講者分享經驗,提昇矯正醫療水準。

專科醫師訓練

為了提昇醫療服務水準,促進醫師接受繼續教育、吸收新知,並使醫師能夠在良好的訓練環境接受訓練,以保持一定之訓練品質及醫療水準,本會自 1994 年制定「專科醫師甄審辦法」, 1996 年通過「實施細則」,最後於2009年獲得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福利部前身)核可認定成為署定專科,開始肩負台灣甄審齒顎矯正專科醫師資格審查的重責大任。截至 2016 年衛福部部定齒顎矯正專科醫師有 560 位,訓練機構有 十八 家,每年可訓練約 50 名專科醫師。齒顎矯正專科醫師訓練機構認定基準規定訓練機構每訓練一位專科醫師需指導醫師專任二位或專任一位及兼任兩位,每增加一位受訓醫師須增加一位專任或二位兼任指導醫師。擔任訓練機構之指導醫師必需同時符合四項條件 (1)齒顎矯正專科醫師兩年以上資歷者。 (2)每位專任指導醫師每兩年至少完成一篇經科學期刊SCI或中華牙醫學會或國內各相關專科醫學會雜誌發表與齒顎矯正有關的文章;且每年至少發表一篇會議論文。 (3)每周至少三次門診以上。(4)依衛生局執業登記為準。訓練機構設置標準涵蓋 (1) 齒顎矯正科治療區專屬治療椅至少 4 台, periapical , pano , ceph 各至少須有 1 台,消毒鍋至少1台,有病歷資料建檔制度及適當存放空間,有適量的齒顎矯正器械,並且以一病人一組器械為原則 (2) 教學教具必備幻燈機和投影機,並且必須有足夠空間的討論室;,齒顎矯正專科期刊至少 3 種(3) 每位受訓醫師結畢業時至少均應有 5 位親自由開始至完成之病例及至少治療一年以上之病例 30 個並且應有完整病例建檔並陳列展示 (4) 至少需有 2 位專任指導醫師 (5) 教學活動包括必修基礎生物醫學至少上課 30 小時以上,臨床牙醫學課程至少授課 180 小時以上。

培養新秀

目前齒顎矯正專科醫師訓練機構共有十八家,每年負責培育 約50 位受訓醫師。為了鼓勵學術研究風氣,於 2003 年開始成立獎學金管理委員會,由「陳坤智教授獎學金」,提供每位優秀論文獎得主獎金參萬元台幣,適時給予各優秀者鼓勵與獎賞。申請資格限定是矯正訓練機構或矯正研究所之受訓醫師或受訓學生,於受訓期間至結業後三年之研究論文,論文獎分為基礎與臨床研究各一名,得獎論文需刊登在國內、外學術期刊。2016年通過「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受訓醫師研究計畫獎勵辦法」,鼓勵本會受訓機構之受訓醫師積極從事齒顎矯正相關研究,提升研究水平並裨益國民口腔健康之提升。

國際交流

本會於 1995 年 5 月代表臺灣加入世界矯正醫師聯盟( Word Federation of Orthodontists, WFO ),成為 69 個創始會員國之一。 WFO 會議每五年舉辦一次,本會均積極參與,包括發表論文,口頭報告等學術發表。本會積極爭取主辦有關齒顎矯正科的國際學術會議或在臺灣召開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外學者專家前來實地了解臺灣進步狀況,以增進國際友誼與汲取新知,並將在 2018 年舉辦第二屆台灣國際矯正論壇學術會議 ( 2018 Taiwan International Orthodontic Forum, TIOF ) 。

結語

本學會已成立近卅年,除了會員年年增加外,會務亦不斷成長,感謝費筱宗、鄭文韶、曾應魁、陳坤智、張心涪、黃炯興、林錦榮、蘇明圳、蘇志鵬、高嘉澤、洪清暉、許為勇、廖烱琳、劉人文十四位前理事長和現任理事長鄭信忠醫師的領導,以及各屆秘書長、理監事、全體會員們的支持與努力,使本會不斷茁壯,期盼繼續為臺灣齒顎矯正水準之提昇盡心盡力。